認識空氣污染如何影響健康

認識空氣污染如何影響健康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十年前的臺灣還不太會受到霧霾的侵害,十年後的今天已成為常態,空氣污染成為你我生活裡時刻不離身的議題。短期暴露於其中可能會發生鼻過敏或氣喘不適症狀,而長期暴露於空污中嚴重者則有更高機率發生細胞病變產生癌症。透過學習正確的知識,你將有機會為自己、家人、甚至整個生活環境找回更好的空氣品質。

什麼是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係指是一個自然環境與生態圈的綜合改變現象,而這些改變對所有生物及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變化,包括物理、化學、與生物等不同型態。

空氣污染分類來自於造成改變的物質而呈現不同類別,污染源可以是固態微粒、液態飛沫、或存在於空氣中的氣體,而產生的原因既可以是自然環境改變時產生、也能是人工產生,但時常天然產生的起因也與人工肇因脫不了干係。

天然產生的污然也多與前面人工主因有關聯性,如:地表臭氧,也就是光化學煙霧主要形成物質。光化學煙霧是由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質光解而出現,當成為懸浮粒子並進入對流層臭氧後,便成為大氣中二次污染物。

什麼是空氣污染?

1. 基準污染物

所謂「基準污染物」是指評估大氣層空氣品質的指標性物質,共計 6 種:

  1. 一氧化碳 Carbon Monoxide(CO)
  2. 氮氧化物 Nitrogen Oxides(NO / NO₂)
  3. 二氧化硫 Sulfur Dioxide(SO₂)
  4. 臭氧 Ozone(O₃)
  5. 微粒物質
  6. 鉛 Lead(Pb)

2. 毒性空氣污染物

與空氣結合的毒性物質,符合三個標準時便可判為空氣毒物:

  1. 人類或環境在大氣環境中暴露於該物質可能產生嚴重負面影響者
  2. 由例行性人為行為產生
  3. 非環保署認定之主要污染物,或職業安全健康法案對作業環境所規定的污染物種類

3. 溫室氣體

全球暖化已近乎被全數大氣科學家認定為因人類十八世紀工業革命開始造成環境污染的微量氣體而不斷升級,這些微量氣體被命名為「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es),包括(但不限於):

  1.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2. 氯氟烴 Chlorofluorocarbon / CFCs
  3. 甲烷 methane
  4. 一氧化二氮 nitrous oxide
  5. 臭氧 ozone

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毫無懸念,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有著偌大負面影響,同時往往也會造成工作表現或心情反應。這些傷害,會因接觸的物質與時間長短對產生不同程度的身體影響。

空氣污染物如何進入人體

空氣污染物如何進入人體(Image Credit:The Scientist

短期暴露空污中的可能

係短時間暴露於如地表臭氧的空污裡,會影響呼吸系統,也就是空氣污染物進入體內時必定會經過的途徑。此暴露時間段的傷害包括呼吸道感染與肺功能下降情況,甚至部份的人會發生氣喘情況。

其中,若是暴露於二氧化硫中甚至還會影響眼睛與誘發皮膚不適的症狀。

長期暴露空污中的可能

長期暴露於空污環境裡所造成的影響更為嚴重,而且這個後果直至現在醫界也一直仍在持續追蹤,尚未完全界定完成。其會帶來的後果包括:孕婦生產不順難產或早夭,甚至 BMJ 上的研究報告更指出長期暴露會提高下面這些癌症的耗發率:

  • 惡性癌症
  • 肺癌
  • 呼吸道系統致使的死亡
  • 腎臟癌
  • 心血管疾病
  • 喉癌
  • 淋巴癌

降低空氣污染的辦法

空氣污染防治是現代不可避免的衝擊議題,如何降低空污製造、如何保護自己,儼然已是生活在現在的我們不能不懂的顯學,也是不可捨棄的包袱。既然退無可退,不如正面迎戰、學習如何將這個議題在自己的生活圈裡處置妥當。

AQ 得來速

接軌環保署空品自主管理標章最速車

生活裡降低空氣污染的 11 個辦法

提到空污,我們很直觀地認為這是政府與企業的責任,但這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共同生活在一片天空底下,有共同責任去維持、甚至改善空氣品質。列出不同的幾個情境,25 項從今天開始就可以一起改善空品。

交通旅遊

  1. 妥善保養交通工具引擎傳動 – 交通工具保持在最理想狀態,不只在相同油耗時有更好表現,同時降低排放廢氣至空氣中的比例。
  2. 出門前檢查輪胎 – 當胎壓或胎紋不足時,要獲取相同速度表現是必須燃燒更多油料獲得;而正確校正定位,則能最大化輪胎表現。
  3. 出行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 越多人搭乘固定時間出班的公車、捷運、或火車,便會有更少的私人車輛在路上行駛,自然在廢氣排放量上也會降低。
  4. 徒步或單車 – 如果你要去的目的地在合理時間範圍內,如:十五分鐘,不妨試試零污染的綠色通行方式,替代必須採用燃油的途徑,不僅運動同時也為空污改善進一份力。
  5. 聰明選購新車 – 全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是現今車市裡的當紅炸子雞,這些應用新科技的產物不只能帶給你更環境友善的出行,同時也讓自己走在潮流上。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Momentum Mag (@momentummag)

日常居家

  1. 隨手關電器 – 至今火力發電依舊是臺灣無法完全放棄的發電方式之一,若可在離開一個空間便順手關閉空間內的電器,省錢也節能。
  2. 更換節能燈泡 – LED 發展至今在家用燈泡上已相當成熟,更換使用此科技產物絕對是節能環保的手段之一;同時,這類產品也能使用得更久。
  3. 降低使用冷氣空調頻率 – 的確,變頻空調能帶給人們更舒適的體驗且也比定頻冷氣更為節能,可是終究耗電是高於電風扇。在可接受範圍裡,試試自然風加電風扇也是不錯的選擇。
  4. 冬天睡眠前多加一條毛毯或多穿些衣物 – 許多人習慣在冬日夜晚開上暖爐或暖風扇,站在節能角度上,試試以多加毛單或衣物,替代這些電器設備。
  5. 減少使用衣物烘乾機 – 雖說臺灣潮溼,但通常也不缺陽光。如果住所有露台或頂樓可曬衣,不妨以自然風乾替代機器烘乾。
  6. 自備環保袋 – 減塑是臺灣人最大共識,理由通常是為了降低塑膠製造,重複使用或以自備環保袋取代可以降低生產需求;紙袋在製造過程裡,其實較塑膠袋更為容易產生空氣污染,所以重複使用環保袋才是相對環保的方式。

室內空氣污染中保護自己的改善辦法

室外有空污,室內同樣會產生空污。除了建築外流入空氣帶入的污染物之外,我們在室內所置放的物品或行為也會製造污染,所以當我們身處通風不似開放空間般理想的室內場域時,更須注意如何保護自己與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才不至於躲了室外缺傷在室內。

室內空氣污染中保護自己的改善辦法

辨別空氣品質是否有潛在問題

最建議的方式,使用如空氣品質偵測器等儀器找出實際數據。如果要土法煉鋼,人體反應是最直接(但主觀)的指標,例如搬入新住所或重新裝潢粉刷,只要你發現自身有不適現象其實就代表著室內空品狀態已經造成身體的負擔了。另外,你也可以透過觀察生活模式與行為找到潛在的可能,如:抽煙或家中是否有置放會揮發的化學品。

辨別室內空氣污染等級

當我們已經判定可能污染的下一步,便是找出污染程度。最好的方式是以科學儀器進行量測,不要主觀判斷。目前市面上售有數百元至數萬元(視精準度與偵測內容而異)的相關偵測設備;同時也有設備業者提供企業用戶租用 / 免費偵測的服務,對於企業或團體而言也是不錯的選擇。

AQ 得來速

接軌環保署空品自主管理標章最速車

改善室內空氣品質基礎策略

要改善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在 3 基礎策略上進行,精準掌握改善室內空品的契機。

1. 源頭管控

治標不如治本,從源頭管控做起永遠是最有效的辦法。如:會散發出石棉或甲醛有毒氣體的物品,透過密封或汰換。

2. 改善通風

改善辦公室通風,最建議辦法依舊是透過自然通風,然而對地狹人稠的臺灣卻不易辦到,多數辦公室也處在近乎密封的高樓大廈內。這時,便必須透過一些機械設備幫助我們達到改善環境通風,包括:

  • 使用空調系統換氣模式
  • 加裝室內空氣循環扇
3. 使用空氣清淨機

市面上有不少空氣清淨機品牌,往往一知半解情況下很容易變成僅僅是買一個 “心安” 裝飾性質大過實質幫助的機器。一台空氣清淨機的影響力評估,應著重 3 點:

市售部份空氣清淨機擁有醫療級科技,提供更好室內空氣品質

市售部份空氣清淨機擁有醫療級科技,提供更好室內空氣品質

  1. 機器蒐集來自污染源的氣體能力
  2. 設備改善蒐集氣體後的處理方式與能力(空氣流速,每分鐘立方英呎 / CFM / Cubic Feet Per Minute)
  3. 是否具備可信任的認證,如:美國 FDA、專注家電效能的 AHAM、及兼顧節能的 Energy Star(能源之星)

降低空污,人人有責

空氣污染已經是現今不可迴避的議題,掌握正確知識與應用適當設備,才能讓我們把原狀態不佳的空氣品質漸漸回到正常值。在你結束閱讀以前,一起重整這篇內容的重點讓你 Takeaway:

  1. 空氣污染已是既存現實,忽視它會造成環境與人體不同的傷害;
  2. 空氣品質控管是每個人的共同責任,從生活做起改善空品;
  3. 大環境空品高度連動室內空氣品質,消極不作為還不如積極地了解並加以改善。

讓我們為自己和家人創造一個更安心的生活環境,從你我做起。

把知識傳出去:

E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5 2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